close

 

true03.gif

這是一部笑中帶淚,觀賞完電影的人無不內心溫暖的電影。

從開始的山形朦朧的冬季,帶出了喪禮的沈重以及男主角大悟當時徬徨的內心,就像在迷霧裡找不到未來方向一般,死亡,所給人的刻板印象,亦如霧裡看花。

全片用倒敘的手法,說是以死亡為主題,毋寧說是以人為主軸,從大悟的失業,放棄自己原先對於大提琴演奏的理想,卻意外的接下納棺師的工作,展開他完全不同的人生,他自己對於這份工作心態上的轉變,到妻子美香對於先生從事這行業的釋懷,乃至於朋友的體諒,都在在凸顯出死亡,並非是一種可怕的路途,而是一扇通往另個世界的門,電影到了最後,點出了這個道理。

圍繞在大悟身上的,一團團的迷霧就要解開。

從他的社長工作精神,大悟體會到納棺師所肩負的責任不光只是擦拭大體,納棺入殮這樣技術性、制式化的工作。透過納棺師莊嚴的儀式,除了讓往生者可以安詳毫無牽掛的離開,同時也是讓活著的人緬懷死者生前最美麗的容顏。

無論屍體帶給人多麼恐懼的印象,納棺師的工作責無旁貸,毫無選擇。給死者尊嚴,就是納棺師最大的存在價值。

不過行筆至此,本片並非極度的悲傷。透過演員逗趣的表情,大悟生動的詮釋自己內心的情緒在臉部上,且每個角色的個性都非常鮮明,社長在面試時詼諧的表現,以及片中每個片段所暗藏的黑色幽默,讓人感動之餘,仍會帶著朗朗笑聲,沖淡不少死亡與喪禮帶給人的沈重壓迫,而大悟熟練的技巧,彷彿就像是樂團的指揮,告訴往生者未來的路途,指引方向,也安慰家屬,以優雅的手法點醒他們,活著的人在瞻仰死者儀容時更能回想起生前的好,帶著感謝的心情送親人最後一程,死亡,不再令人毛骨悚然。

再加上大提琴悠揚的樂音,貫穿全片,納棺師其實也在演奏人生的最後一段樂章,不是嗎?

而一直存在男主角大悟的心結,即他的父親在他六歲的時候便拋棄家人與外遇對象私奔。三十多年過後,卻要大悟面對這個有點陌生的屍體就是他的父親時,所有複雜的情緒一擁而上。

這是他從納棺師的角度頭一次也成為家屬的心情。在為自己父親納棺的過程裡,那些被他遺忘的童年全都清晰了起來,我想這也是所有家屬在一旁觀看儀式的心情,這次是大悟自己親身體會,也唯有具備這樣的同理心,才能更溫柔的對待往生者,更莊嚴的看待這份工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冬天就是要去東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